地 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將軍路
聯系人:何先生 18672773505
電 話: 027-65382707
郵 箱:1253711717@qq.com
生物質能源作為可持續發展能源,是常規化石能源不可或缺的替補品和有益補充。但當前受制于成本過高、技術瓶頸難以突破、原料供應不足等問題,生物質能源發展正遇到諸多阻礙,陷入停滯不前的尷尬境地。今年兩會上,多位業界代表委員一致表示,生物質能源產業作為一種戰略儲備性技術產業,不能止步不前,應出臺切實的激勵政策,支持生物質能源產業科學有序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有四大難題制約著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首先是產業發展總量不夠。相比太陽能、風能的成倍增長,近5年來,我國生物質能源總量發展不足。在《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生物質發電和生物柴油完成了既定目標,而沼氣利用量只完成了大約2/3,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只完成了1/2,非糧燃料乙醇則僅完成了既定目標的10%左右。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生物質能專委會秘書長袁振宏對此表示,生物質能源在“十一五”期間經歷了一個先熱后冷的過程,一個主要原因在于國家的產業扶持政策沒有跟上。
吉林石化研究院院長王勛章也表達了同樣觀點,吉林石化涉足非糧生物燃料研發領域,資金以自籌為主,對于需要龐大資金支持的研究項目杯水車薪。
其次,高成本成為發展瓶頸。無論是生物燃料還是生物沼氣,均遭遇高成本困擾,致使生物質能源規?;a受阻。以非糧制乙醇為例,木薯乙醇在我國已實現產業化,但受困于原料產量有限,工藝污水處理費用高,更多的研究機構把目光投向來源豐富的玉米秸稈以及玉米芯等農作物廢棄物為原料合成燃料乙醇的工藝路線。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生產技術部長劉霄說:“生物燃料制取是個復雜的生化過程。目前秸稈等非糧制乙醇多處于小試階段,其主要原因是生產過程中酶制劑造價高,關鍵制取技術以及設備上還不成熟,產品噸成本在15000元以上,不具備工業化條件?!?/span>
再次,生物柴油生產技術應用水平還不高,航空生物燃油、生物質氣化合成油等技術尚未產業化。生物質能源綜合利用水平低,轉換效率有待提高。生物質熱解技術需完善工程設計、設備制造等方面的技術水平。
還有,生物能原料制約是實現產業化的“絆腳石”。專家介紹,原料供應連續性、充足性無法保證,成為目前整個生物質能產業鏈中最為脆弱的一環。一是運輸成本,如果超過一定的運輸半徑,生物原料運輸費用成本大幅上升,導致企業無利潤空間;二是儲存成本,生物質原料的季節性供應使企業儲存成本成倍增加。
國家發布的《生物質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對生物質能源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即到2015年,生物質能源年利用量超過5000萬噸標準煤。而根據我國現有的情況,離此目標距離相當遙遠。那么,如何打破生物質能源發展瓶頸,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的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
在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清華大學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長邢新會認為,目前我國上了不少生物質燃料項目,但是項目一哄而上的背后還存在很多技術問題,突出表現在基礎研究方面還比較薄弱,產品轉化率比較低,這就需要國家大力支持有發展前景的前沿生物質燃料生產技術,搶占科技制高點。此外,很多生物質燃料企業是新企業、小企業,在融資上還存在困難。對此,他建議國家對這些新技術的產業化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柄生對此也贊同邢新會的觀點。他認為,目前制約我國生物質能源發展的核心問題是技術上還缺乏突破。此外,秸稈等農林廢物比較分散,企業做到一定規模,原料供應是一個大問題。因此,怎樣建立可靠穩定的原料收集渠道也是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另外,建立健全支持分布式生物質能發電接入電網和并網運行的體制機制,以及生物質油品經營機制,為生物質能產品進入市場創造有利條件,也都是業內關注的重點問題,尚待解決。
版權所有 武漢市東風冷暖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何先生 18672773505
聯系電話: 027-65382707 Email:1253711717@qq.com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將軍路 技術支持:京倫科技
京ICP備15048938號